自古以来,住房是人生头等大事;而发展到现在,安居,更是关系群众利益的“心头事”。
日前,荔湾发布了《荔湾区住房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既回顾总结了“十三五”时期的成绩,更是披露了“十四五”住房供给体系的构建目标。
01
先看看“十三五”时期有哪些重点总结?
①新房年均价格涨幅高达12.8%
“十三五”期间,荔湾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062.17亿元,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%;房地产业增加值750.27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.86%。
新建商品住房交易规模平稳上升,销售价格上涨明显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面积328.8万平方米,销售均价由2016年30632元/平方米上涨至2020年49543元/平方米,年均涨幅高达12.8%。
可见,中心老城区的房价似乎在城市的扩张中,更显价值,毕竟长时间沉淀的资源,并不会轻易随着新区或新发展板块的崛起就能完全复制的。
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“先上车”郊区,再等几年去置换到城心更近的地方。
②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强,截至2022年5月我区正在享受住房保障家庭25005户,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14463户、租赁补贴3681户,经济适用住房配售6782户,共有产权住房配售79户。
③住房租赁价格相对稳定,居民租房压力较小。2020年全区商品住宅租金价格51.25元/月/平方米,低于全市54.54元/月/平方米;房租收入比约21.6%,低于全市平均租金压力水平24%。
这里的数据展现,对于租房群体就比较友好了,承租压力略微小一点。
④“十三五”期间,荔湾共有6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纳入计划,其中54个已竣工;全力推进20条旧村改造,其中8条村已获批实施拆迁建设,截至2021年10月已建成回迁安置房5205套,融资区商品住房1644套。
2021年荔湾发布的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到的20条旧村
02
接下来,就来看看《荔湾区住房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要怎么做?
《荔湾区住房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强调要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力争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的比例达到35%:65%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荔湾区将力争筹建新建商品住房3.5万套,公共租赁住房0.15万套,保障性租赁住房(含人才公寓)6万套,共有产权住房0.15万套。
根据目标,每一年去做了细分,更好地推进事项进程。
①
具体而言,十四五”期间,重点打造白鹅潭商务区、荔湾文商旅活力区、海龙围科创区三大发展平台。
这也意味着以上三大平台将是荔湾区未来建房的重点区域,其中,白鹅潭商务区是其中的重点,毕竟它的筹建和供应目标都占据大头。
(一)白鹅潭商务区
面积约36平方公里(含水域范围6平方公里),涉及桥中、石围塘、花地、茶滘、冲口、白鹤洞、东漖、东沙共8个街道。将打造为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和高质量发展典范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白鹅潭商务区力争筹建和供应新建商品住房2.5万套,公共租赁住房0.05万套,保障性租赁住房(含人才公寓)2.5万套,共有产权住房0.15万套。
可以看到,单单该片区规划新建商品房的套数,就占了全区总量超7成。
而该片区的重点板块又是哪些呢?来看看两大住房发展策略:
一是加大住宅用地收储和供应规模,推动新隆沙、陆居路、大坦沙、聚龙湾、花地湾、广船等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片区加快开发,加大商品住房项目中小户型占比,主动落实保障性住房配建政策,在轨道交通沿线和TOD综合开发区域提升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,为白鹅潭吸引和集聚的多层次的产业人口,提供适宜居住空间,促进职住平衡。
二是加大人才安居力度,围绕白鹅潭重点培育的互联网、金融总部、数字创意等产业,探索建立重点产业企业人才住房需求登记制度,以需定供,筹集建设人才公寓,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住房货币补贴,实现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,做好各层次人才安居保障。
(二)荔湾文商旅活力区
面积约12平方公里。涉及金花、西村、南源、逢源、多宝、龙津、昌华、岭南、华林、沙面、站前、彩虹共12个街道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荔湾文商旅活力区力争筹建和供应新建商品住房0.5万套,公共租赁住房0.1万套,保障性租赁住房(含人才公寓)1.1万套。
重点是,利用广州火车站改造契机推进站前、西村毗邻地区优化升级,推动片区综合开发,增加优质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,增加保障性住房配置,缓解片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。
另外,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和房屋,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,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与环境品质。
(三)海龙围科创区
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,涉及东漖、中南、海龙街道。担当“广佛极点”科技创新中心重任,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特色制造、绿色建筑与设计等产业,推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海龙围科创区力争筹建和供应新建商品住房0.5万套,保障性租赁住房(含人才公寓)2.4万套。
片区将打造科创产业人才社区,为海龙围总部企业、研究院所和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区人才提供适宜、可负担的住房;此外,支持和鼓励海龙围科创区海北村、增滘村利用村经济发展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。
②
根据广州市提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八大渠道,积极盘活存量,多渠道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。
其中,可以看到,支持产业园区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。
鼓励企事业单位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、旅馆、厂房、仓储、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,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。
支持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参与“城中村”房源整租运营。
同时也看到,文中依然强调中小户型配比!
③
基于“十四五”规划住房保障目标,做好住宅用地储备,保障住宅用地供给。
重点推进白鹅潭核心区、聚龙湾片区、石围塘片区、塞坝口组团及轨道站点周边等土地储备工作,保障住宅用地供给需求。
通过促进房价地价联动,加强土地利用监管,达到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。
④
正所谓,交通先行,打通城市发展脉络。
《规划》显示,未来以TOD站点为核心,强化公交地铁无缝衔接,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,建设多样化的舒适住宅。
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模式,鼓励通过轨道交通车辆段和停车场、公交场站等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开发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。
因此,要加快构建“外联、内畅、片区活”的交通网路格局:
1. 外联——对外联系通道有序打通。加快推进广佛大桥系统工程、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、广佛同心桥、南漖隧道(玉兰路—港口路)、龙溪大道改造优化等项目建设;加快推进浣花路西延线工程前期工作,增加广佛衔接通道数量。加快推进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、城市快捷路二期(东沙—石岗隧道)、聚龙湾隧道等过江通道项目建设。
内畅——内部骨架路网加快形成。加快推进如意坊放射性工程(一期)、平安大桥、如意大桥(东桥)等过江通道项目建设;加快推进如意坊放射性工程(二期)、城市快捷路二期(荔湾段)、白鹅潭大道、龙溪路升级改造工程(东段)、东漖大桥改造、白鹤沙大桥、沙洛路、花地大道中南延线、环城高速立交节点优化、东风西路西场立交节点改造等项目建设;加快推进如意大桥(西桥)、芳村大道西侧规划路、花溪路前期研究。
3. 片区活——片区交通体系逐步完善。加快推进白鹤沙地块、龙溪大道地块、广钢新城、医药港地块、大坦沙一期、广船一期地块、新隆沙地块、陆居路地块市政道路建设组团、广州沙面西部桥梁改建项目、芳村花园二期西侧规划路等项目建设。
通篇看下来,荔湾以保障住房供应、稳定住房价格、提升居住品质、完善配套设施为抓手等事项推进执行,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、人口的流入,从而反哺到片区的经济发展。
真实信息准确同步,楼盘动态一手掌握